梵净山-灵璧石
发布时间: 2025-08-18 17:36
灵璧石·「梵净山」
一、石种与产地
石种:灵璧石·青黛远山纹磬石;出自安徽灵璧朝阳镇深岩层,七亿年海相硅质灰岩,含铁、锰及微晶石英,质地坚润,叩之清越若磬,为灵璧石中稀见的“远山”类山子。
二、题名与意象
以贵州“梵净山”为形本,取其“蘑菇石”“老金顶”之峻峭与禅意。石势横展如障,主峰突兀,次峰拱卫,层峦间天然留隙,宛若云海缭绕;色青黛含烟,纹似万佛朝宗,故名「梵净山」。
三、尺幅与体量
长103厘米、高25厘米、厚36厘米;体积0.093立方米,按灵璧石密度2.7 g/cm³计,重约250公斤。横长低矮,属“案上山子”之罕见比例,可置长案、窗台或茶室矮几,卧游千里。
四、形、质、色、纹、声
形:取势横岭侧峰,高低三叠,前坡舒缓,后崖陡立,具深远透视;
质:硬度莫氏4.5,表面经亿万年水冲沙磨,包浆温润如墨玉;
色:主调青黛,光下显幽蓝金属光,局部赭褐若晚霞染峰;
纹:平行流水纹与冰裂网纹交织,似岩层与云雾并置;
声:击背脊作“叮”声脆亮,尾音回旋三秒,如寺钟回荡。
五、底座与陈设
配老挝红酸枝随形浅水座,长110厘米、高8厘米,边抹起阳线,映石若浮水。石背置微倾,前留大片留白,可铺白沙数撮,置小舟、塔形石,即成“云海金顶”之景。灯光自侧后45°切入,峰脊闪银,云雾氤氲。
六、气韵与禅机
石形横阔而神远,低眉即见梵天净土。晨观如雾锁金顶,暮赏似夕阳披袈裟;抚其峰脊,凉意沁指,尘念顿息。一山藏万佛,咫尺悟大千,诚灵璧石中极具禅意的平远山水绝品。





一、石种与产地
石种:灵璧石·青黛远山纹磬石;出自安徽灵璧朝阳镇深岩层,七亿年海相硅质灰岩,含铁、锰及微晶石英,质地坚润,叩之清越若磬,为灵璧石中稀见的“远山”类山子。
二、题名与意象
以贵州“梵净山”为形本,取其“蘑菇石”“老金顶”之峻峭与禅意。石势横展如障,主峰突兀,次峰拱卫,层峦间天然留隙,宛若云海缭绕;色青黛含烟,纹似万佛朝宗,故名「梵净山」。
三、尺幅与体量
长103厘米、高25厘米、厚36厘米;体积0.093立方米,按灵璧石密度2.7 g/cm³计,重约250公斤。横长低矮,属“案上山子”之罕见比例,可置长案、窗台或茶室矮几,卧游千里。
四、形、质、色、纹、声
形:取势横岭侧峰,高低三叠,前坡舒缓,后崖陡立,具深远透视;
质:硬度莫氏4.5,表面经亿万年水冲沙磨,包浆温润如墨玉;
色:主调青黛,光下显幽蓝金属光,局部赭褐若晚霞染峰;
纹:平行流水纹与冰裂网纹交织,似岩层与云雾并置;
声:击背脊作“叮”声脆亮,尾音回旋三秒,如寺钟回荡。
五、底座与陈设
配老挝红酸枝随形浅水座,长110厘米、高8厘米,边抹起阳线,映石若浮水。石背置微倾,前留大片留白,可铺白沙数撮,置小舟、塔形石,即成“云海金顶”之景。灯光自侧后45°切入,峰脊闪银,云雾氤氲。
六、气韵与禅机
石形横阔而神远,低眉即见梵天净土。晨观如雾锁金顶,暮赏似夕阳披袈裟;抚其峰脊,凉意沁指,尘念顿息。一山藏万佛,咫尺悟大千,诚灵璧石中极具禅意的平远山水绝品。





推荐资讯
赞助商广告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