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  当前位置:首页 -> 文化历史 -> 农超谋烈士传

农超谋烈士传

发布时间: 2025-06-30 15:26
以民族解放为己任

农超谋烈士传

1937年7月7日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。在这国破家亡,生灵涂炭的危难时刻,有多少民族精英,仁人志士,告别父老,离开自己家乡,奔赴抗日最前线,走上了拯救中华民族的伟大而又艰难的征程。原灵璧县县长、代理县委书记农超谋烈士便是这无数精英中的优秀一员。

(一)

农超谋,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县南晓乡人,壮族。1914年2月出生于南晓乡福利村一个富农家庭。6岁起在本庄读私塾。1934年,20岁的农超谋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被保送到广西大学读书。青年时期的农超谋就具有爱憎分明的立场和远大的志向。常在读书笔记中大胆披露这不平等的社会。进入大学读书后,便积极求索救国救民的道路,常与同学们谈论国事、抨击时政。

1937年7月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,时值农超谋临近大学毕业,是继续求学等到毕业,还是投身于拯救民族危亡的洪流中在这人生转折的两条道路口上,农超谋毅然决定弃学从军,抗日救国,参加了广西学生军。1938年春,农超谋随学生军跋山涉水,餐风宿露,来到了徐州抗日前线。到达抗日前线后,农超谋与学生军友们深入广大农村,活跃于国民党军队士兵中间,写标语、出墙报、演话剧,运用各种形式宣传抗日救国救民的思想。农超谋在这期间以极大的热忱进行着抗日救亡工作,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心。

(二)

1938年10月农超谋由于才学出众和在学生军中忘我工作的精神,被委以河南潢川县第五战区政治部第三支队支队长之职。在这个工作队中中共党员占相当比例,农超谋亲眼看到共产党员们为抗日救国而奋不顾身的形象。因此他的思想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,积极向共产党靠拢,寻找真正的救国救民道路。1939年2月的一天,农超谋对当时工作队中我党的负责人说:“我虽然不是CP,但我看到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你们共产党人身上”。5月在中共河南省潢川中心县委书记介绍下,农超谋终于参加了共产党组织,成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。6月,这个工作队调往安徽,不久农超谋以地下党员的身份被派往亳县任国民党县政府秘书,为国共合作做了大量的工作。1939年底,活跃在亳县的共产党人,转移到涡河北,成立了亳北办事处,农超谋出任办事处主任。1940年2月办事处改为亳县抗日民主政府,农超谋任县长。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,津浦路西我新四军第四师在反顽斗争中失利,于5月被迫东移。农超谋同志也奉调离开亳县,随部队一同撤往津浦路东的邳睢铜地区,任干部工作队队长。他带着队员深入到广大农村,发动民众起来进行抗日救亡斗争。此后农超谋同志便转战于邳县、睢宁、铜山、灵璧地区。8月,农超谋调任睢宁县县政府秘书,1942年1月任睢宁县县长,同年6月,调任邳南行署秘书。

1944年春,农超谋和爱人王杰先后到淮北区党委参加第八期干部轮训班,农超谋又象在大学里一样,踏踏实实地学习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方针、政策。1945年2月轮训班结束时,四师政委邓子恢召集农超谋、王杰、李春元等同志谈话,要他们到皖东北根据地西大门宿东地区灵璧县工作,为保卫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根据地作出贡献。农超谋接受任务后,草做准备即来到灵北县,出任灵北县建立之后的第三任县长,不久农的爱人王杰也来到灵北县任妇救会主任。

(三)

农超谋任灵北县长时,灵北的革命形势已大为好转。经过灵北县共产党人和地方武装、民兵以及主力部队1944年一年的奋力作战,灵北大部地区已开辟出来。1945年2月9日,灵北最大的一个伪据点游集获解放,灵北便只剩下高楼、九顶北面的张庄子和王集附近的小高家这3处顽据点。农超谋到任后,认真分析了当时灵北县的形势,濉河南岸,灵城以北的中心区内是地委、军分区机关等重要部门的驻地;濉河北岸已有4个区的政权,但是剩下的这几股敌人力量是不容忽视的。高楼驻守段海洲的顽33师,张庄子是唐广金的1500余地方顽军驻地,小高家有国民党灵璧县政府的常规武装,虽然对我根据地不敢贸然行动,但也不排除困兽犹斗的可能。同时,农超谋还看到在根据地内,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还没有真正的普遍开展起来,一部分农民还有害怕心理。基于这种情况,农超谋对工作作了科学的安排,边缘区主要任务是加强对敌斗争继续向敌占区开辟;中心区内主要是开展以查租查息为主的查减运动。农超谋县长亲自组织了百余人的双减工作队,并明确规定工作队的主要宗旨是:纠正去年双减工作中的弊端,克服在双减运动中产生的明减暗不减的现象。同时要求工作队积极帮助一些乡村干部转变对双减运动的畏难情绪,扎实地把查减运动开展起来。工作队在农超某县长的亲自带领下,通过发动群众自觉起来和地主老财面对面斗争的方法,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干部包办双减的情况,因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很大成果,运动范围达到20多个乡,在运动中发展农会会员8600余人。从而使农民觉悟大为提高,生活水平也因此得以改善。农超谋正确的决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,灵北县抗日根据地进入了强盛时期。

农超某在工作上是刚毅果断的,而在生活上却是平易近人、和蔼可亲。县里为他配备了一匹军马,在行军、工作中只要情况允许,他都不骑马,和同志们一道行走,与大家同甘苦、共患难。在这一时期,农超某还一直兼任灵北抗日中学的校长。灵北抗日中学是1944年初由宿东地委和灵北县委共同创办的,旨在为发展淮北苏皖边区根据地输送抗日干部。在建设灵北根据地的紧张日子里,不论战斗多么频繁,工作如何繁忙,农超某总是抽出一定时间,到学校给师生们讲话。农超某以他丰富的知识和饶有趣味的演讲,给师生描绘了丰富多彩而又波兰壮阔的抗日图卷,常常博到师生们满堂喝彩。据当年在灵北抗日中学的学生回忆道:农县长的讲话感人至深,激人奋发。因此灵北抗日中学在农超谋同志关怀下,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输送了大批的抗日干部,为皖东北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。
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。9月5日,灵璧县城解放。灵北县政府和县委由灵北迁驻灵璧县城,改称灵璧县,农超谋继任灵璧县县长。抗战胜利后,农超谋一面带领灵璧人民进行解放区的和平民主建设,以他干脆果断的作风,迅速确立了当时灵璧县所辖9区1市(灵城市)的负责人选和县政府各机构的建立、及人员配备,保证了和平建设迅速走上正轨。另一面进行武装整编,以武装保卫和平。原灵北独立团上升编入新四军序列后,在农超谋县长亲自过问下,又从各区队武装抽调人员成立了县总队,下设2个大队共500余人,农超谋兼任县总队长。

抗战胜利之初,国民党顽周派军队欲抢夺胜利果实,积极向全国各解放区运兵。10月间农超谋县长根据我党“寸土必争”的方针,积极进行反内战活动。他和副县长江祥斋一起带领高楼、九顶、朱集、冯庙、渔沟5个区的区队和民兵共3000余人,由灵璧随主力部队进发,到达津浦铁路徐(州)宿(县)段,开展了津浦铁路破击战。农县长身先士卒和民兵共同战斗,扒毁路基、运走钢轨,并指挥区队消灭了由夹沟出来偷袭我破路队伍的国民党军80余人,较大程度地破坏了符离集南北一段铁路,从而延缓了国民党军队向这一地区运兵的日程,对保卫津浦路东解放区的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
(四)

1946年,内战阴云密布全国,为了有效地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,春季我党在解放区内进行了民主检查活动。目的在于转变干部作风,树立新的领导方法,以做好反内战的准备。灵璧县民主检查活动是由农超谋县长组织进行的。3月,农超谋作了《民主检查总结》一文,文中针对本县干部在和平到来之后,不思前进,感到民族解放的责任已完成的极不正确的思想,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抨击。指出必须去掉旧的领导方法,加强群众路线,提倡民主精神,反对代替包办命令式的领导方法。这次民主大检查,打破了干部们过去那种麻木的观念,端正了工作态度。使广大干部学会了走群众路线,进行思想领导与抓典型等工作方法,提高了领导能力。这次民主检查总结使全县基层干部精神面貌为之一新。

1946年6月,蒋介石全面发动内战,把刚刚经过战争磨难的中国人民又一次推入到战火之中。当时苏皖边区解放区,处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前沿,而灵璧又是苏皖边区的外围屏障。所以,内战爆发后,灵璧首先受到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的进攻。7月,桂系顽军171师集结向我大山、沱河防线进攻。灵璧总队配合主力部队2个团,在大山,沱河一线顽强抗击,终因敌人兵力太强而失守。我部退回灵城,固守凤凰山,但亦被敌攻破,并随之逼进灵城。驻守灵城的主力部队和县委,县政府根据地委“为了保存革命力量,不要计较一城一地得失”的指示,决定撤退。为确保党政军干部的顺利转移,农超谋县长亲自带10余名便衣队队员到虞姬墓动员组织民工200余人,挖断了泗灵公路,破坏了桥梁,迟滞了敌人的行动,为县委及县政府安全撤出灵城赢得了时间。

我方人员撤退后,农超谋带着县委和县政府部分人员及县总队一个连活动在濉河沿岸,坚持游击战争。由于农超谋所率的武装积极活动,给敌以杀伤,而引起了敌人的注意。于是敌人又增加兵力,加紧对灵北进行清剿,使我游击武装的活动愈加困难。农超谋县长只好带领这部分武装和灵北部分区干撤至泗灵睢边。此时灵璧县委书记吴云培调走,县委书记便由农超谋兼任。在泗灵睢边区坚持了一个月,因活动地盘越来越小,不得不撤往泗北大庄一带,与泗县、五河、睢宁3县部分撤退的干部武装会合共约2000人。为继续坚持斗争,四个县的负责同志共同商讨之后,决定成立4县联防大队,农超谋任联防大队政委。联防大队成立后在这一带搞了大规模的反清剿活动,处决了一批顽乡保长和还乡团骨干分子。其间,农超谋又组织小股武装力量返回灵北,昼伏夜出与敌周旋,袭击了十几个敌乡公所。

11月初,敌人为全面占领淮北路东解放区,又调集10个团的兵力进行扫荡,我方人员无法继续坚持,只

好继续向洪泽湖边撤退。在撤退中又与主力失去了联系,25日仓促撤至金锁镇,次日拂晓又被敌人重兵包围。我方干部和地方武装奋力突围,激战至下午3时,除小部分突围外,大部被俘或牺牲。农超谋和副书记陈立祥突围后,于12月初欲渡运河寻找主力,在途中被泗阳县曹庙乡顽保长陈同树逮捕。

陈同树面对这位共产党的县长,无计可施,竟丧心病狂地把农超谋和陈立祥两人活埋于一个坑内,农超谋牺牲时年仅32岁。

农超谋一个南方人,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,热血洒在了淮北大地。这正是:大地处处埋忠骨,何须马革裹尸还!

灵璧人民将久远怀念可敬的农超谋县长。

下一条: